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送料具高低與布料不合 2. 押具壓力調整不當 3. 拉輪時間調整不當 4. 押具面磨損或不平 5. 送料具磨損或未水平 6. 粗細針太小未能配合布料 7. 齒狀拉輪有毛邊 8. 拉輪壓力太強或太弱 9. 上下拉輪間隙不正確或未平行 10. VCL33 滾輪運動不順 11. 控線鈕壓力調整不當 12. 後滾輪壓力調整不當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送料具與針板碰撞 2. VB14 與 VB07 不密合 3. 撥線桿與送料具碰撞 4. VD31 左右位置不正確 5. 押具與針板面未貼平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針規格與車縫布料不合 2. 針安裝不正確 3. 針/勾針/撥線桿之調整不準確 4. 拉輪 (VCL) 與送料具未配合 5. 壓具與針磨擦 6. 送料具高度不夠 7. 針棒高度太低 8. 線太粗或品質不良 9. 針板孔與針的位置不正確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針規格不合 2. 針彎曲或有毛邊 3. 針/勾針/撥線桿 時間位置不準確 4. 針和護針片位置不正確 5. 線品質不良 6. VF18 拉線量不當 7. VE06 調線時間不正確 8. 控線扭壓力不當 9. 拉輪速度太快或太慢 10. VK13 位置不正確 11. 穿線錯誤 12. 勾針時位關係不正確 13. 護針片與針間隙過大 14. 壓具之壓力調整不適當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針彎曲或粗細不一 2. 線品質不良或粗細不一 3. 勾針和針有磨擦 4. 針/勾針/撥線桿 時間位置不正確 5. VF18 拉線量太小 6. 控線扭太緊 7. 穿線錯誤 8. 勾針線調整不良 9. 針/勾針/撥線桿之左右調整不良 10. 布料未充份送入押具下即車縫 11. 針板孔與針位置不正確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注意VWL08與VWL14兩滾輪是否平行貼緊,防止緊帶左右偏滑。 2. VWL08與VWL14滾輪表面已有磨損,無法穩定咬住緊帶。 3. VWL11之SM612螺絲鬆脫或未鎖緊,造成滾輪傳動不確實。 4. LF131調整壓力太弱,造成縫中緊帶滑動。 5. 車縫時,操作者布料控制不當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VCE02位置調整不當,未配合緊帶之寬度。 2. VCE組已變形不良或VCE03未鎖緊,鬆動情形。 3. 操作人員熟練度不佳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押具之 P9212/P9213 零件, 位置調整不當。 2. 針距太小或控線緊度調整不良。 3. 後拉滾輪之拉引量與針距大小配合不當。 4. 押具壓力太強或太弱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喇叭尺吋與針距 (機器之規格件) 不符合。 2. 布條寬度與喇叭入口尺吋錯誤。 3. 喇叭本身製造不良, 須更換喇叭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布條寬度與喇叭入口寬度不符合。 2. 布條本身剪裁不良, 寬窄不一。 3. 喇叭規格與針距不符合。 4. 操作者技術不熟練造成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喇叭調整不當。 2. 押具角度調整不當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頂針片位置不對。 2. 送料具和後滾輪時間配合不當。 3. 針和勾針時間位置不對。 4. 控線扭壓力太強。 5. 控線凸輪(HD07)時間不對。 6. 送料具高低位置不正確。 7. 針安裝錯誤。 8. 針與壓具有磨擦。 9. 針太粗或品質不良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頂針片位置不正確。 2. 針和勾針時間位置不對。 3. 控線凸輪(HD07)時間不對。 4. 送料具和後滾輪時間配合不當。 5. 穿線錯誤。 6. 過線系統(VK13、VK18、VK11、HK18)調整不當。 7. 針安裝錯誤或未到定位。 8. 控線扭壓力調整不當。 9. 壓具、壓力調整不當。 10. 針彎曲或有毛邊。 11. 線品質不良。 12. 針棒高低位置不均。 13. 勾針座、連桿(HE27、37)磨損,造成勾針左右鬆動。 14. 勾針座HE07磨損造成勾針前後鬆動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針和頂針片位置不對。 2. 針和勾針位時間不對。 3. 控線扭壓力太強。 4. 控線凸輪時間調整不當。 5. 過線系統(VK13、VK18、VK11、HK18)調整不當。 6. 穿線錯誤。 7. 針彎曲或有毛邊。 8. 線品質不良或粗細不一。 9. 勾針磨損或有毛邊。 10. 布料未充份送入押具下即車縫。 11. 針板孔與針位置不正確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送料具位置不對。 2. 押具壓力調整不當。 3. 送料具和後滾輪時間配合不當。 4. 上下滾輪間隙不正確或未平行。 5. 送料具磨損或未水平。 6. 控線鈕壓力調整不當。 7. 後滾輪壓力調整不當。 8. 後滾輪運轉不順。 9. 控線凸輪調整不當。 10. 喇叭位置不正確。 11. 後滾輪扭力太輕造成針距不穩。 |
![]() |
|
可能原因: | 1. 加油量不夠。 2. VF02用久磨損造成鬆動。 3. HE14用久磨損造成鬆動。 4. VCL12用久磨損造成鬆動。 5. HA09與機台密合度不夠。 6. KB05脫落。 7. 校車不良。 8. VF21、24用久磨損造成針棒上下鬆動。 |